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1、假设这首诗不是伪诗,而确实是杜牧所作,那为什么会不上选?原来有二,一是当时编制《全唐诗》时间仅一年多,从浩如烟海的唐诗中去选取,在当时没有电脑协助,仅靠人力的情况下,难免会有不周全之处,如重复,如误收等;原因之二是当时〈清明〉或许并不像后来如此出名,以至于编者觉得不足以编进〈全唐诗〉。
2、就是现在有专家学者认为此诗是伪诗,不是杜牧所写。
楼主亦是很有思想之人,想必自有想法。
《清明》的作者有可能不是杜牧,杜牧卒后,他的外甥裴延翰搜罗编辑了整二十卷《樊川文集》。北宋又有人将散佚的诗文搜集出版了《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杜牧这“三集”中,均未收录此诗。宋代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也没有收录《清明》。据卞东波博士考证,“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南宋末年的《锦绣万花谷后集》卷二十六,但是,当时这首诗的标题并不是《清明》,而是《杏花村》。
更可疑的是,该书收录的诗作,大多直书作者,而这首诗却只注“出唐诗”,并没有标明具体作者。“清明时节雨纷纷”第一次挂上杜牧之名并改题为《清明》,是南宋末年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该诗列在清明类首篇,旧题刘克庄主编。这是一本发行量很大的普及性诗歌选本,问题非常多,据李更和陈新考证,这是福建书商盗用刘克庄之名编就的商业畅销书。
刘克庄本人的《后村诗话》对杜牧存诗有许多精当辨析,却只字未曾提及这首《清明》。也就是说,杜牧去世至少三百多年后,这首诗才刚刚冒出来。
杜牧的《清明》并非其最优秀作品。唐诗浓缩了唐诗精华,任何人能留两三首就相当不错了。
标签: 杜牧的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