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公元803-约852年),晚唐杰出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杜牧出身名门,其祖父杜佑乃唐三朝宰相兼大学问家。借助深厚家学,杜牧23岁时便以《阿房宫赋》才名在外,26岁考中进士,历任多地刺史,最后官至中书舍人(掌诏书起草,参与机密)。
因身处唐朝内忧外患不断的时期,杜牧渴望济世安国,重视军事,写有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兵法》,终因诸帝才庸,宦官专政等原因,抱负未酬。在文学上,杜牧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尤其作为诗人乃是晚唐诗人中之翘楚,与李商隐并称与李白、杜甫相应的“小李杜”。
其诗作在风格上给人以高华俊爽之感,语言上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尤以奇绝著称。如著名咏史诗《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典型事例加以形象化描绘,深切历史要害。其《赤壁》《乌江亭》等则以精到独特的见解评论史事,达到文学与历史的高度统一。
后人对杜牧多有模仿,但均未能达到其高度。另外其纪行咏物、写景抒情之作也以意象生动、寄寓悠远广受赞誉。
标签: 杜牧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