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想引用一些例子:
1
随着苏州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培育出了一批批优秀学生的同时,也成长着一批名教师。被冠以苏州市名教师之称的教师们多半还有着诸如特级教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等荣誉。不过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倒不太会去研究这些荣誉称号里的门道,更多的时候大家认可一位名师是因为课上得好,学生带得好。
但是这名师到底名堂几何?日前,苏州市教育局组织了部分名师上公开课,让教育内外人士看了个究竟。
十位苏州市名教师亮相课堂,有教小学生的,也有教中学生的,有年长些的,也有年轻的。语文、数学、地理、物理等五种学科横跨小中幼不同阶段的教育。个性不一的教师呈现给大家一堂堂形式不一的课堂。
但有一点成为了名士们不约而同的共性,那就是尊重学生更尊重学生的发展。苏州中学张同老师在课堂上不仅就某一个数学问题充分与学生商讨,他还时不时风趣并真诚地表示:老师还有很多不如学生的地方,比老师打字不如同学们熟练,请学生走上讲台演示。老师思考问题时很有限,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再多相处一些关于确定方位的方法。
在师生共同商洽探讨的氛围中,张同老师自然地完成着初二年级《用坐标确定位置》这一课的教学。人们发现,原来名气响当当的名师们到不是“师”的张扬,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在名师的点拨下倒是显得智慧外露,个性彰显。就如同张同老师的课上,一位小学过围棋的学生很自豪地说出了用棋盘确定位置的方法受到了老师的赞赏。
听名师讲课,很少听见请记住应该怎样怎样,用得最多的话是,再想想,同学们还有什么比老师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听名师上课的不仅有学生,也有教师,还有教育行政官员,大家共同直观形象地理解着“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等教育至理的真谛。
2
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善于利用学生的资源
——兼回复《新课堂,老师不再是惟一的提问者》
现在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当的自信心和挑战他人的勇气,包括我们对我们的挑战。
这其实是社会的进步和我们教育的进步,不足为怪。我们教师不仅要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挑战,同时也要接受新学生的挑战。
郑老师碰到的问题我也碰到过,但郑老师的处理方法比我要好,因为郑老师有种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老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细节,所以一时也不能给大家作出科学的解释。
”郑老师没有用八面玲珑的外交辞令来“巧妙”地搪塞学生,充分地尊重学生,真正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思想。敢于承认自己不足的老师就是个好老师,起码是个合格的老师!郑老师是个好老师!
作为我们老师应该坦然对待自己的不足和缺陷 ,知不足而后勇。
信息化社会中,教师和学生都可能同时获取最新的知识和信息资料,我们教师不再是授业解惑的唯一渠道。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资源。正如韩愈年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某些时候甘拜学生为师,不会失我们老师的面子,相反体现“不耻下问”的治学美誉,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标签: 师说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