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701—761年),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
济),崇信佛教,晚年无心仕途,居于蓝田辋川别墅,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
其为“诗佛”。
王维自幼聪颖,九岁时便能作诗写文章,在青年时代便已名动京师,
得到皇族诸王的敬重。
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王维进士及第,官大乐
丞,后因故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五年后辞去官职。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
为中书令,王维被提拔为右拾遗。又为监察御
史,四十岁时,迁殿中传御史。天宝末年,安
禄山攻占长安,王维被安禄山胁迫做了伪官。
两京收复后,受伪职者分等定罪,王维所作
《凝碧池》诗得到唐肃宗嘉许,他的弟弟王
缙请削官为兄赎罪,王维因此得到了赦免,
降职为太子中允,后转尚书右丞,故世称
“王右丞”。
王维的书画也很有名,擅画人物、花竹、
山水,尤其是对山水画贡献极大,提出“水墨
为上”的概念,被称为“南宗画之祖”,是我
国山水画的奠基人。
王维在诗歌领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
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与孟浩然并称“王孟”。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 之诗,诗中有画t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著称。他 的诗有两种风格,前期的诗大都反映现实,后期则多是描绘田园山水。
现存诗 四百首,其中最能代表王维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风光,以及歌咏隐居生 活的诗篇,如《华岳》、《渭川田家》、《新晴野望》、《汉江临眺》、《终 南山》、《山中》、《鹿柴》、《山居秋瞑》、《鸟鸣涧》等都极具特色。王 维的山水田园诗丰富多彩,具有不同的风格和情调,有气象雄伟、意境开阔 者,也有雅致清淡、闲适幽静者。
他继承并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传统, 吸取了陶渊明田园诗清新自然的特点,使唐代的山水田园诗发展到了高峰,在 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标签: 王维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