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送别》,又作《山中送别》。明代李沂《唐诗援》中评:“(此诗)语似平淡,却有无限感慨,藏而不露。”妙就妙在藏而不露。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写送别诗,多会写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但此诗开篇就从送别之后写起。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在山中送别朋友,黄昏时一个人回到家中,默默地关闭柴门。
离别时固然伤感,但是那时你要为朋友整理行囊,要给朋友祝酒,要给朋友寄语,人的情感被大压缩在角落里。只有当朋友已经离去,离别的伤感才会慢慢袭来,侵占你的整个心灵。
王维就是抓住这个特殊的时刻,来表达自己的孤寂伤感之情。
友人的离去,本来已经极为伤感,偏又是黄昏之时,“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黄昏将诗人内心的孤寂,渲染的更为刻骨。
最后,诗人只好无奈地关上柴门。诗人身在柴扉之内,心在柴扉之外。但诗人都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让读者自己从“掩柴扉”这一动作细节中体会。诗有“空白”,就耐人咀嚼。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诗人的情感,一直没有直白地表露出来,而是隐藏在时间与动作中。到了最后两句,诗人依然没有直言自己内心的孤寂,而是突然问,明年此刻,春草又绿,王孙还会不会回来?
朋友刚离去,就问回不回来,可见诗人对友人深厚真挚的友谊,而友人已经离去,诗人尚喃喃自问友人回不回来,可见诗人内心的孤寂。
内心越克制,情感越浓烈,表达越克制,情味越浓烈,读王维的这首诗,在他平淡的语言背后,我们能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孤寂之情,所以说语虽平淡,却有无限感慨。
标签: 王维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