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维《竹里馆》

非凡网 96 0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约公元741年后,四十岁的王维开始过上半官半隐的生活,隐居蓝田辋川,这似乎是古代文人在遭受生活坎坷磨难后最喜欢的事,王维也不例外。安史之乱后,王维在政治上遭人排挤,险些丢掉性命,曾经踌躇满志的他有些心灰意冷。他开始一心向佛,恣情山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一个“独”,一个“幽”,我们放佛看到了一个中年男子,手抚古琴,独自坐在竹林中,冷清,寂寞,让我们不觉悲从中来。

  但,一阵阵的琴声在竹林回旋,环绕,或高亢,或低沉,或平缓,或激烈……琴声中我们丝毫感觉不到一个独坐于幽林之中的人的幽怨与哀伤。一曲,一曲,在竹林里回荡。诗人完全陶醉于自己创作的乐曲中,往事如烟云,似隔世。心境只有一片空灵,只有风吹竹叶声,林鸟栖息下。

  不知不觉,夜,开始笼罩这片竹林,抬头仰望,一轮皎皎明月高悬于空,明月照我,我望明月,诗人似乎排解了心中的孤独,找到了人生的真谛。

  诗人王维怎么也没想到,九百多年后的一个寒冬,1660年,顺治17年,在深宫,一个年轻的皇帝,本是青春焕发、热情洋溢的年华,可是这位做了十几年的皇帝,他心忧、急切,对于平复不久的莽莽中华,他有太多的抱负去实施,太多的责任去承担。而他最挚爱的董鄂妃却已在不久前去世。孤独、悲愤、抑郁一直积压于心,《竹里馆》正印合了这位皇帝的心,他甚至向往诗人那般宁静、淡泊的心境。顺治于顺治18年逝世,年仅二十三岁,英年早逝,令人嗟叹,他的死因成了后世一个解不开的谜。

  如今,这首五言绝句录入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本,成了中国孩子必背古诗之一,我们除了感叹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也感叹人生世事无常。(附上顺治书法贴,写于庚子年冬月)

标签: 王维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