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魔”白居易为何用诗逼死痴情才女?

非凡网 31 0

一,白居易用诗逼死的痴情才女的来由:1、白居易其人。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杜甫齐名,人称“诗魔”、“诗王”。诗歌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

曾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创作主张。诗作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政治讽喻。

唐宣宗有吊白居易诗: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对白居易一生做了精准的评价。

白居易在日本受到极高推崇,日本平安时代著名学者菅原道真,擅长汉诗,有人评论他的诗,说与白居易的诗相像,菅原道真引以为傲,把那评语专门记载下来,以为纪念。

白居易的《长恨歌》》 以七言歌行体,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唐玄宗与杨玉环回旋宛转的动人爱情故事。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等诗句脍炙人口,被人们广为传诵。

《长恨歌》全诗,在当时就被歌女、伶人作歌以传唱。

“诗魔”白居易为何用诗逼死痴情才女?-第1张图片-非凡网

就是这位著名诗人,用他的诗作生生逼死了擅作霓裳羽衣舞的才女关盼盼。

2、关盼盼其人。关盼盼,唐代才女,生于书香门第,富宦之家,十岁即能诗能文,能歌善舞。嗓音清亮,长相俏丽可爱。所以,当时声名远播,许多富家子弟对她倾心爱慕。

由于家庭陡生变故,家道中落,关盼盼不幸沦为江南名妓。

关盼盼不仅会跳当时人们认为最复杂、最难以学会的“霓裳羽衣舞”,还会声情并茂地吟唱白居易的《长恨歌》,时人称她为“美艳惊鸿,歌舞双绝”。许多达官贵人慕名而来拜访她,其中有一个人叫张愔,是武宁军节度使。因病在家休养。

张愔本是武将,但文武兼备,甚有文才,对关盼盼推崇备至。经过张愔的不懈追求,关盼盼成为了他的妾室。为了表示慎重和珍爱,张愔大办婚事,把关盼盼迎娶过去,而且在徐州西郊为关盼盼建造了一幢小楼,由于环境优雅,背坡面水,乳燕双双,穿行而过,张愔把那幢小楼取名“燕子楼”,从此张愔这位封疆大吏与关盼盼过上了雅致的、夫唱妇随的小儿女般的生活。夫妻恩爱,琴瑟和谐。

“诗魔”白居易为何用诗逼死痴情才女?-第2张图片-非凡网

3、白居易用诗逼死痴情才女关盼盼。不久,大诗人白居易游徐州,张愔对白居易很是仰慕,邀请白居易到家中,盛情招待,并让关盼盼为白居易献霓裳羽衣舞,吟唱《长恨歌》,关盼盼自己本擅诗歌,对大诗人白居易也是慕名已久,歌舞出神入化,大得白居易赞赏。白居易称之为“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得大诗人激赏,关盼盼更加艳名远扬。

但好景不长,两年后张愔病逝。张愔本来是妻妾成群,但他一死,其他妻妾风流云散,不知所往,唯独关盼盼一人,带同一个仆人,住在燕子楼,为她守寡。

门前燕子去了又来,来了又去,关盼盼在无限寂寞和忧思之中过了十个春秋。

关盼盼为亡夫守节情不移的坚贞,获得了人们的赞叹。张愔的下属,司勋员外郎张仲素前往拜访白居易,就把关盼盼写的,表达独自居住燕子楼,凄清孤苦、相思无望、万念俱灰的心境的三首诗,带给白居易看。

白居易读了关盼盼的诗后,依韵和了三首诗给关盼盼,其中一首是: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坟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意思是说,既然你如此爱你的丈夫,如今他已不在,你何不以身殉情?

白居易害还怕上面的诗说得不清楚,又补了下面一首诗,送给关盼盼:

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这首诗意思很明白,说的是张愔不惜用黄金买来的女人,在自己死后却不以死殉夫跟随自己去。

关盼盼看了白居易的诗,放声大哭说:

“自从张公离世,妾并非没想到一死随之,又恐若干年之后,人们议论我夫重色,竟让爱妾殉身,岂不玷污了我夫的清名,因而为妾含恨偷生至今!”关盼盼从此绝食身亡,临死,写下两句话:

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 。这时,闻名遐迩的一代文豪白居易,在关盼盼眼里,已经是一个不懂事理的儿童,他哪里明白自己冰清玉洁的贞情和良苦用心!

“诗魔”白居易为何用诗逼死痴情才女?-第3张图片-非凡网

二,白居易为何用诗逼死痴情才女关盼盼。1、白居易用诗逼死痴情才女关盼盼,不是恶意。关盼盼在丈夫张愔死后,已如枯木死灰,行尸走肉。

白居易是张愔的好友,也是十分钦佩关盼盼的,既钦佩关盼盼的能歌善舞,又钦佩关盼盼的才貌双全,同样钦佩关盼盼的为夫守节。

就白居易来看,他倒是给关盼盼指了一条明路,既然你关盼盼那样的凄清孤苦、相思无望、万念俱灰,那么你何不干脆再往前走一步,以死殉夫,追随亡夫于地下?那么一做,你既可以解脱自己,又能赢得流芳千古的好名声,一举两得,何其完美!

2、白居易用诗逼死痴情才女关盼盼,表明了他的迂腐和泥古不化。就当时社会的道德准则而言,是主张女子以死殉夫的。封建时代丈夫去世,妻子就成了“未亡人”,那时的所谓未亡人,跟今天的未亡人可不是一个概念。今天,夫妻双方有一方先离世,另一方都可以称为未亡人,但封建时代的未亡人是丈夫亡故以后,妻子的专用语,意思是该死却没有死。

但无论如何,妻子的以死殉夫,毕竟不是社会普遍现象。张愔死去,他的姬妾们连守寡也没做到,而是做鸟兽散,各奔前程去了,唯有关盼盼一人独居,为夫守节。

白居易对关盼盼指出这样的一条“明路”,反映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迂腐和泥古不化。

3、白居易用诗逼死痴情才女关盼盼,用今天的眼光看,是封建社会血淋淋的“夫权”的表现,反映了封建社会杀人不见血的本质特征。不做深入分析。

“诗魔”白居易为何用诗逼死痴情才女?-第4张图片-非凡网

结论:白居易用诗逼死痴情才女,是因为给关盼盼指了一条明路,以死殉夫,既可以解脱自己,又能赢得流芳千古的好名声;也表明了白居易的迂腐和泥古不化。用今天的眼光看,白居易用诗逼死痴情才女关盼盼,是封建社会血淋淋的“夫权”的表现,反映了封建社会杀人不见血的本质特征。

标签: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