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字子美,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杜甫曾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当时正值奸相李林甫掌权。李林甫最嫉恨读书人,害怕这些来自下层的读书人当了官,议论起朝政来对他不利,于是他把应试考生的试卷都判为不及格。杜甫受到这样的挫折,心情十分懊丧。此后,他在长安过着贫穷愁苦的生活,亲眼目睹了权贵的豪华奢侈和穷人受冻挨饿的凄惨情景。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慨,就用诗歌来控诉这种不平的现象。杜甫一生写了1000多首诗,最著名的有 “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等。这些诗作充分表达了他对 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矛盾,同时,诗中激荡着热 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 的崇高精神。因此,他的诗被后人公认为“诗 史”,他也被尊称为“诗圣”。
标签: 杜甫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