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贴二首
借韵杜甫拗体诗...之寄意:
用杜甫〈愁〉韵/秋色
秋色顾盻总平生,枫韵殷红题隐情.
三分意得菊前晦,几许缘事酒中明.
水流无故织鬱梦,日落焉是冷空城?
入夜风来鸟未寂,偏听月影乱桠横.
二
用杜甫〈白帝城最高楼〉/秋声
知音只道空载愁,醒梦月魄秦淮楼.
雀菊罗含常识趣,云天列子逍遥游.
心襟如何自晓得,幻影聊且随波流.
只今看处问情色,远听岳巅风点头.
在网上搜寻,有人引用叶嘉莹教授文字:
认为杜甫“去蜀入夔”以后的拗律“由尝试而真正达到了一种成熟的境地,以拗折之笔,写拗涩之情,然有独往之致,造成了杜甫在七律一体的另一成就,而《白帝城最高楼》一首,就正可以为杜甫成熟之拗律的代表作品”。接下去,她对《白帝城最高楼》作了细致而精辟的分析,然后概括说:“像这样的诗,其所把握的,乃是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的一种原理原则,虽然不遵守格律的拘板的形式,却掌握了格律的精神与重点。”(注: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1-43页。)
凡按:诗之“拗律”,在赵执信、董文涣等人之后,探索者大不乏人,惟至今没有谁弄清“拗律”的“律”究竟是怎么回事.
而叶教授也并无提出拗律“格律的精神与重点”从何而来.
今日无事,把杜甫拗律在网上截下,有三十多首〔董文涣列出了二十七首〕,还是按习惯上人们共通的十八首七言拗律,比较一下〔此部份叶教授以拗律,董文涣以拗体〔此二处由网上找,我未看原书〕.有人归于吴体,王力称古风式律诗.
标签: 杜甫的诗